时间:2022-10-23 03:24:13 | 浏览:521
【文/浅浅妈妈育儿经】掌握实用的孕婴、育儿知识,让妈妈照顾宝宝更轻松!
导语:很多家长对早教与早教班的概念没有弄清楚,想通过早教班把自家孩子培养成“别人家的孩子”,那你就真的错了!真正拉开孩子距离的,不是早教班,而是“万能”的家长!
先来问各位家长一个问题,你接受孩子是一个平凡的人吗?
我猜有的家长会说,孩子无论怎么样都接受,但是看到别的家长把孩子送到了早教班,或者是大家聊天的时候,一听“别人家的孩子”样样厉害,一个个的牛娃、鸡娃……你还能淡定的拍着胸脯说,我接受孩子是一个平凡的人!
如果能接受,那恭喜你晋级了;
如若不能接受,你想什么法子呢?
在《共识》节目中,冯仑先生和张朝阳先生探讨了“教育应不应该叫人接受平凡”的话题。张朝阳认为,教育应该叫人过一个不一样的人生,要活出独特和意义,创造出一些东西,活出不凡。冯仑认为,应该接受平凡。平凡不等于平庸和无为,每个人要能接受各自的性格差异,做自己喜欢的事,而不是共同的一种功利主义的升官发财的唯一标准,要尊重每个人对自己个性发展的权利,同时也希望每个人在自己选择喜欢的事情上把它做好,让自己开心。
对于他们的看法,你认同谁呢?
孩子在我们手里,如果家长比较霸道,那孩子只能唯命是从,你让他上早教班他就得去,让他学什么就得学。
如果家长是跟孩子商量,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应该不会逼迫孩子做不喜欢的事情。
那想让孩子变得更好,到底用不用去早教班呢?
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怎么办?
近年来,早教产品“触达”的年龄越来越低,从从3—12岁,到2—8岁,再到1—3岁、0—3岁。从“早教”到“早早教”,到“早早早教”,这样早早早教真会让孩子变成牛娃吗?
请别忘了他还是个孩子呢!
同时也请家长们区分早教和早教班的不同:
早教是对孩子进行各种启蒙的方式方法,让孩子打基础的内容;
早教班是对孩子打基础内容实施的一个场所而已,要不要上早教班,要三思而行,因为很多早教班里的内容,家长在家里也可以对孩子进行,而避免了花冤枉钱。
3岁内的孩子,应该是多由父母陪伴,尽情地玩,尽情地与大自然拥抱的阶段。而且这个阶段是孩子发展感官和身体的关键期,不要着急的给孩子灌输各种知识,别急着让孩子输出,打下基础更有利于厚积薄发。
早教班里进行的很多行为,在家里也是可以进行的。
1、发展身体
小孩子嘛,注重身体的大运动能力的发展,打下坚实良好的根基,才更有利于其他各方面的发展。
对于身体的发展,有的家长也是爱比较,毕竟每个孩子的状况不同,有的孩子走路早,自己的孩子还在爬呢,这就受不了了,赶紧的让孩子学走路,千万别着急,孩子的身体发育是有规律的,多爬反而更有利于走路顺利。而且爬行的过程中能提高孩子的平衡能力。
家长做好自己该做的就好,千万别跟别人家的孩子作对比。
在家让孩子发展身体水平,也可以模仿早教班利用家里的物品来当道具,对孩子进行训练。
2、发展感官方面的能力
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也是早教的一种方式,但是别抱着急功近利的心态,别觉得非得把多少绘本看完,把几首诗背过才算亲子阅读。
亲子阅读也是培养孩子专注力的过程,如果过于追求速度,孩子的眼睛是跟不上趟的,别忽略了追视能力,放慢速度让孩子跟着你的指点去看,反而更认真地看了。
再比如孩子画画,坐姿也要注意。
都不要把孩子的“产出”作为重点,要注重基础。
3、社交能力的发展
总是在家里会影响孩子的社交,只要天好,尽可能带孩子到大自然、公园、小区里去玩,多让孩子接触其他小朋友,对于他的性格培养也有好处。
尤其是孩子会走路之后,是喜欢外面的,到处是新鲜事物。在孩子接触人的同时,家长用心点,可以带孩子观察。
别认为孩子的进步是在早教班里提高的,真正拉开孩子距离的,其实还是父母的陪伴。
4、选对孩子的玩具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玩具,玩具玩好了也能开发智力。但是给孩子买了玩具后,千万别着急的教孩子怎么玩。
先让孩子自己摸索,说不定能玩出新花样,那如何给孩子选玩具呢?
(1)开发感官类,对于小宝宝来说可以买一些认知类、触摸类、带声音的玩具,刺激孩子眼睛、双手、耳朵的开发。
(2)益智类,有利于提高孩子的专注力、抗挫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艺术类,重在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想象力。
(4)扮演类,孩子都喜欢厨房玩具、进行角色扮演等,能够提高孩子的自我认知能力,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
提醒家长,同一类型统一功能的玩具都有很多种,在选购的时候,一定要慎重选择,也不用一次性给孩子选太多玩具,多了反而不能专注。
……
还是那句话,早教在哪都可进行,不用非去早教班,当然你的经济条件允许,又想让孩子有个直接的早教环境,那去早教班也可以。先想好早教的目的,不要盲目追求结果。
曾经看过这么一句话:“孩子们该玩,却在拼命地学习;青年人该学习,却在拼命地游戏; 中年人该顾惜身体,却在拼命赚钱;老年人该颐养天年,却开始拼命地锻炼身体。”我觉得的确是这样,很多人从小到大,都把日子过错了,过反了,这不仅是这类人的悲哀,更是
“你们家孩子上早教课吗?”“早教有用吗?“我是不是该给我家宝宝报个早教班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孩子教育的重视,越来越多的爸爸妈妈都希望给自己的宝宝最好的养育和教育,但在很多父母的眼里,一提起“早教”这个词,会马上联想到“早教机构”
“早教”这个词已经不陌生了,只是有些家长会有些误解和担心。记得有一次杨幂上金星的节目,说:“孩子6个月就上学了,是上早教”金星就一脸担心:太早了点吧?我其实很理解金星的不解,觉得这么小,就要去“上课”,小孩子太可怜了。这或许是我们小时候被老
文|福林妈咪要不要上早教班?动则一两万的那种?有的父母选择带孩子去上,也有一些父母觉得让孩子上早教班的家长就是无形拉高“起跑线”,有钱没地儿花。他们信奉的是:“咱们那时候也没上过啊,不也好好的长这么大吗?完全没必要。”上早教班的目的是为了让
【文/浅浅妈妈育儿经】掌握实用的孕婴、育儿知识,让妈妈照顾宝宝更轻松!导语:很多家长对早教与早教班的概念没有弄清楚,想通过早教班把自家孩子培养成“别人家的孩子”,那你就真的错了!真正拉开孩子距离的,不是早教班,而是“万能”的家长!先来问各位
我一直坚信,每个孩子的天赋都不该被辜负。而要实现这一点,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一定要看见孩子,真正了解孩子,懂得如何引导孩子身心健康的快乐成长。因材施教,说起来容易,但实现起来其实很难。不然的话,我们也不需要担心标准化的学校体制教学不足
关注@碎片谈家政每天带你领略不一样的家政生活体验!现在社会竞争特别激烈,孩子在出生之后,爸爸妈妈都希望他们能够赢在起跑线上,可能孩子还没有会走的时候,刚刚会说话,爸爸妈妈们就会带着孩子去早教中心,让他们认真学习知识了,就在之前小编还在网络上
很多妈妈在孩子一岁多时就开始纠结:到底要不要送孩子上早教,上早教到底有哪些帮助?这里,我想说的是,如果你有闲有钱,最好去上,因为孩子在三岁前,是智力开发的关键期,上早教可以帮孩子更系统与全面去开发,对孩子的大脑发育有很大的帮助。一、孩子在家
前些天我在朋友圈里发,说因自家姑娘动手能力强,导致上课老师总是要求我们升一级。随后很多朋友都私下问,孩子到底该不该上早教班,什么时候上早教班合适,什么样的早教机构比较好?毕竟早教班一年动辄一两万的费用,对很多家庭来说,都不是随随便便的开销。
文/贝贝豆育儿课堂(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分享)众所周知,0~7岁是人类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这时候的大脑往往能够更容易吸收新知识。专家将其称作对宝宝进行早期教育的关键时期。数据显示:婴儿时期注重早期教育的孩子长大后能获得更优秀的适应能力以及四肢
执笔:张大猫编辑:张大猫定稿:欧阳比文在孩子出生之前,我们当父母的都会想着只要娃健康,生活的快乐就好,其余随缘就行,也不一定非得让他成为“学霸”,非得学业有成。不过,随着孩子出生渐渐长大后,你会发现,周围的小朋友都去上了早教班,然后效果似乎
每个家长都对自己的孩子寄予了厚望,希望他将来能够取得非凡的成就。所以在孩子还年幼的时候,很多家长就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通过采取家庭早教的方式,来对宝宝进行启蒙教育。然而大多数的父母对如何在家进行科学的早教并没有充足的经验,别着急,作为过
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心理系著名教授,劳拉.E.伯克所撰写的心理学权威教材《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这本书中指出,父母不仅要给孩子创造一个有条理的物质环境,还有对宝宝的鼓励和参与、以及情感的投入,这对0到3岁宝贝的语言和智力发展非常有帮助。但如
多少中国的父母,为了一句“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开始焦头烂额的为孩子去选择各种早教班,有些才一岁多的宝宝就已经送过去上学,让孩子体会课堂的意义,还有些家长宁可花大价钱,也要让孩子去上一些所谓的国际学校,让孩子提前接触各国的语言,提早的学习
随着早期教育在中国的不断普及,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家长熟知。很多家长通过网络或口口相传,都知道0-6岁的孩子,正是处于大脑黄金发育时期,0-2岁、3-5岁这两个重要阶段,是孩子的关键期和敏感期。不少家长都期望于早教能让孩子在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