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执笔:张大猫编辑:张大猫定稿:欧阳比文在孩子出生之前,我们当父母的都会想着只要娃健康,生活的快乐就好,其余随缘就行,也不一定非得让他成为“学霸”,非得学业有成。不过,随着孩子出生渐渐长大后,你会发现,周围的小朋友都去上了早教班,然后效果似乎...
执笔:张大猫
编辑:张大猫
定稿:欧阳比文
在孩子出生之前,我们当父母的都会想着只要娃健康,生活的快乐就好,其余随缘就行,也不一定非得让他成为“学霸”,非得学业有成。
不过,随着孩子出生渐渐长大后,你会发现,周围的小朋友都去上了早教班,然后效果似乎还不错,他们认识了好多字,还会做算术题,一看就很聪明。
比起自己同龄还未开窍的娃,相信你心里肯定也会产生动摇,“应不应该让娃上早教班呢?不行还是去吧,不然就会被落下。孩子长大了埋怨我可追悔莫及啊。”
1)“三岁看大”有科学依据
孩子在3岁时突触的数目约为成人的2倍,之后数量会不断降低,14岁左右时他们已连接的突触数目会和成人大致相当。所以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而0-3岁时的早教,可以让更多的突触在消失之前与神经建立连接,进而增强娃的学习能力,让孩子解锁比同龄娃更多的天赋能力,由此可见,早教还是很重要的。
2)国内外都很重视早教
其实不光国内重视早教,国外也是一样,俄罗斯、欧美等地对孩子0-3岁的教育也很重视。
所以早教从来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虽然早教确实非常重要,但家长们应该明白一个事情,早教并不等于“早教班”,教育并非就需要孩子拿着书本按时的坐在教室里等老师上课。
对于0-3岁的孩子来说,这种方式显然不合适。那些号称通过培训就能提高孩子智力的培训或者讲座,其实并没有科学研究予以证实。
早教的目的在于通过适当丰富的刺激来促进娃大脑的认知发展,这些事情家长也完全可以做到,并不需要依赖于各种早教机构。换句话说,早教不等于早教班。
不过,虽然我们家长在娃的早教这件事上起到了关键作用,但现实是,家长们更需要专业的人员来帮助孩子发展,而且大多父母的时间也并不充裕。
所以,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且父母能够清楚的知道早教班的意义和水平,而不是茫然的抱有过高期待,那么带孩子去“玩一玩”也是挺好的。
具体的选择还要根据自身情况和早教机构的情况来看。
不过在这之前,有三个问题家长得搞明白:
这些问题需要父母结合孩子和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回答,家长可以带着娃听几节公开课,然后看看孩子的反应,如果孩子喜欢自然没问题,如果不喜欢,就要重新规划考虑。
之后家长也得问问自己,为啥把孩子送早教班。如果是为了和孩子能专心的沟通陪玩一段时间,或者想因此认识更多的小朋友和家长,拓展娃的社交圈,这是没问题的。
但想着靠早教班来提升孩子的智力,或者代替家庭教育培养娃的好习惯,甚至干脆是因为“跟风而动”,那就实在没啥必要了。
给娃选择早教班,以下几个方面要留心。
1)硬件:基础设施和办学资质
首先那种私人的小型班就尽量不要考虑了,一般来说都没有什么办学资质,大一些的机构尽量选择连锁的,或者提前在网上查询一下办学资质。
其次就是机构的基础设施,这里不光要看教学相关的设施,还要注意一下安全设施,比如安全通道以及周围的环境如何等等。
2)软件:课程设计和师资力量
看完硬件还得看软件,这里指的就是机构的师资力量和课程设计了。家长先要看看机构的课程设计是否符合自己孩子的特点,孩子会不会接纳会不会喜欢。
其次,还要听几堂公开课,看看老师的实力水平。教师的能力是教育机构的重中之重,课程设计的再好也得有好老师教。除了实力还要看老师的责任心和爱心,在早教机构,这两点也很重要。
3)核心:早教机构的教育理念
这点虽然放在最后,但其实是最重要的一点,家长应该通过咨询观察来自己来判断一下教育机构的理念。看看它和你的预期是否相符合。
比如有的机构在早教这件事上比较务实,为的就是给孩子提供一个专业的引导开发,帮助孩子更好的锻炼自身各方面的能力。
而有的机构理念本身就有问题,比如打着让孩子变聪明、提高智力等等不切实际的口号。家长应该学会自行判断。
后者的口号可能更吸引大部分家长,但家长不能因此被迷住眼睛,自己应该清楚给娃选择早教班的目的。
最后,父母应该明白一点,早教班只能是“锦上添花”,而非替代家庭教育的存在,所以不管给不给孩子报不报早教班,家庭教育都不应该被忽略。
相比孩子在早教班学了多少东西,家长更应该通过早教班学会怎样去促进娃的认知发展,然后在日常的生活中能够“活学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