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2 23:39:12 | 浏览:846
关于孩子的早教锻炼,可能有家长觉得“早教”就是炒概念,其实没多大用,反正孩子只要没毛病,迟早都能会,只不过是晚上几个月的问题。
真是这样吗?当然不是!
你看到的只是能表现出来的,孩子的动作发育、语言发育,但其实更关键的是看不着的“大脑发育”。
聪明的大脑,来自基因,更来自父母科学的关照。
而早教锻炼的意义,一是促进孩子各方面的发展,二是促进大脑发育。
一位粉丝留言说“6个月会拍手,会匍匐前进,7个月就已经开始爬行,现在8个月已经要自已抓着东西站起来,会自己手捏泡芙送进嘴里,准备买布书给宝宝,等10个月准备锻炼娃自己进食。”
这位妈妈就是在“有计划的养娃”,平时应该经常给宝宝做早教锻炼,也因此宝贝发育的很好,但如果她不懂、不做早教练习,可能孩子某些方面的发育就会慢些,生活中也有不少这样发育缓慢的孩子。
接下来重点说说,早教锻炼对大脑发育有什么影响?
在大脑发育的过程中,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形成突触(也就是神经元之间的连接)。
宝宝刚出生时间,突触的数量很少,在新鲜刺激的作用下,更多的突触会飞速形成,从出生到成人,大脑神经连接图,如下面图片。
而刚说到的“新鲜刺激”,一方面是后天生长的环境,另一方面是父母的养育。
在《大脑发育的黄金5年》中,指出:
受精后第19天,大脑开始形成;
胎儿的大脑,1分钟产生50万个神经元;
孩子2岁以前,大脑每秒钟产生180万个突触,2岁时基本达到成人的水平;
到3岁时,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数目达到峰值,甚至超过了成年人。
不过,小婴儿大脑中的神经元连接并不会“只增不减”,而是会“用进废退”。这时就是“后天培养”发挥作用了。
如果宝宝 生活的环境单一、新鲜刺激少、父母给宝宝的早教锻炼刺激也很少,就会导致“突触”因使用少或不频繁而丧失,逐渐被削弱。儿童期加上青少年期,40%左右的突触会被削减掉。
但如果宝宝 生活的环境很丰富,各种新鲜刺激多,父母也会给宝宝做相应的早教锻炼等,孩子看到、摸到、听到、感觉到、尝到或通过其他方式感受到的一切,都会转化成一部分突触的“刺激”。
在这样丰富的认知刺激下,神经元的连接就会得到加强,这可都是孩子生命的智慧,大脑变聪明的过程。
也足见在0-5岁这个阶段,早教锻炼对孩子大脑发育的影响有多大。而从小是否有丰富的早教锻炼锻炼,对孩子一辈子的影响都很大。
听到“早教”,可能你会觉得太难了,得去专业的早教中心去做,自己完全不懂。
其实,也并没有那么难!
去过早教中心的家长,可以回想下:早教老师无非就是对着孩子,跟孩子说话、组织孩子玩很多小游戏、唱歌等。
其实,这些你也完全可以自己在家做,多陪孩子说话、锻炼大运动和精细动作、玩玩具、看绘本、去公园多看多和小朋友玩……
比如月子里的宝宝要经常练习俯趴抬头,锻炼颈背部的肌肉力量,为翻身、独坐、站走等做好准备;要经常摇晃手摇铃、看黑白卡,锻炼宝宝的视听觉;还要做新生儿抚触,促进感知觉发育。
到了 3个月左右 要学习翻身、抓握玩具,到了6个月左右要解锁独坐,锻炼自己抓玩具、肢体协调性,科学添加辅食、促进乳牙萌出等。
到了 8-10个月,会自己坐着玩很多玩具、翻看小布书,会爬会站,开始学习说话、学习自己抓饭吃……
也就是 要顺应宝宝的发展,去做他那个月龄能做的“早教练习”。
就如通过玩具锻炼宝宝能力,3-6个月的宝宝,最多也就自己拿着玩具啃,你若是给他玩复杂的多面体玩具、钓鱼玩具、遥控小汽车,他肯定不会玩。
若是准备些能 锻炼视听觉、精细动作、带牙胶的玩具,他就很喜欢。适合的玩具有手摇铃玩具、拨浪鼓、手抓球、音乐健身架等。
可能说了这么多,不少家长还是不太会自己在家给孩子做早教。京妈给你推荐个2岁内孩子的早教专栏:《0-24个月宝宝发育特点及早教指南》。
这个课程里有20多个视频,内容是从出生到2岁,按月讲解每个月宝宝的:发育特点、早教重点、亲子游戏、玩具推荐等,不同月龄的一些具体早教方法。
适合新手家长学习,照着按月养娃,了解了不同阶段孩子的发育特点,才懂该做什么样的具体锻炼、如何去锻炼。
从小给孩子丰富的环境和养育“刺激”,帮助宝贝快速解锁各项能力、大脑发育得更聪明!有需求的家长,点下面卡片了解详细,里面有免费视频可以试听,觉得有帮助再入手。
专栏
0-24个月宝宝发育及早教指南
作者:京妈说
¥69
6人已购
查看
写在最后:你平时有没有重视给孩子做些早教锻炼?关于宝宝早教这事儿你怎么看,欢迎来说说你的看法和经验建议。
曾经看过这么一句话:“孩子们该玩,却在拼命地学习;青年人该学习,却在拼命地游戏; 中年人该顾惜身体,却在拼命赚钱;老年人该颐养天年,却开始拼命地锻炼身体。”我觉得的确是这样,很多人从小到大,都把日子过错了,过反了,这不仅是这类人的悲哀,更是
有一句民谚:“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它的意思,就是在小孩子三岁的时候,就可以基本看清其长大后的心理、性格;到了七岁的时候,就基本可以知道其一生的发展状况。这句话的虽然虽然有些夸大的成分,但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有研究表明,一个人87%的脑重量和
文|福林妈咪要不要上早教班?动则一两万的那种?有的父母选择带孩子去上,也有一些父母觉得让孩子上早教班的家长就是无形拉高“起跑线”,有钱没地儿花。他们信奉的是:“咱们那时候也没上过啊,不也好好的长这么大吗?完全没必要。”上早教班的目的是为了让
“早教”这个词已经不陌生了,只是有些家长会有些误解和担心。记得有一次杨幂上金星的节目,说:“孩子6个月就上学了,是上早教”金星就一脸担心:太早了点吧?我其实很理解金星的不解,觉得这么小,就要去“上课”,小孩子太可怜了。这或许是我们小时候被老
看完昨天的种草清单,是不是心很痒?我也有同感的。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和它互为补充的另外一个话题:对孩子发展影响深远的游戏清单,别忘了在孩子9岁之前,按一定节奏好好跟孩子规划起来!有哪些领域的游戏非常重要呢?我们根据新西兰Te Whāriki早
早教即婴幼儿早期教育,业内一般把0-3岁的婴幼儿教育称之为早教,3-6岁的婴幼儿教育称之为幼教。在K12领域竞争白热化的情况下,早教领域一直被看作是新蓝海。据《中国早教蓝皮书》数据显示,预计2025年我国早教市场规模将突破4500亿元。20
经常看到很多家长带着孩子穿梭在各种早教和培训机构,家长的焦虑和超前教育意识已经在全民蔓延。每一个家长都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精英,将来的生活好一点。可是早教真的有那么神奇吗?家长们辛辛苦苦的交了大把的钱给培训机构,然后再辛苦的陪着孩子风雨无阻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越来越多家长对孩子早期教育的重视近年来,针对1-3岁孩子早期教育的各类早教培训机构也顺势而生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早教家长团”的队伍越来越壮大调查显示:72%的家长赞成孩子从小学习文化艺术课程
作者|东林富很少有家长知道,与其花三、五甚至十几万去上早教班,不如家长在家给孩子亲自做早教。实际上,父母和家庭才是早教的主力军。孩子从出生起,就要面对大千世界,他们的眼、耳、鼻、口、手等都在对外界发生感触,他们的大脑逐渐发育,每天在接受大量
每个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刻起,父母们就会被各种焦虑困扰。我该怎么带孩子呢、什么方法才正确呢等等问题。排除生活的吃喝拉撒,关于教育问题,家长们会思考什么是早教?该如何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早教到底有没有用?到底上不上早教班?不上早教班会不会耽误孩子
前些天我在朋友圈里发,说因自家姑娘动手能力强,导致上课老师总是要求我们升一级。随后很多朋友都私下问,孩子到底该不该上早教班,什么时候上早教班合适,什么样的早教机构比较好?毕竟早教班一年动辄一两万的费用,对很多家庭来说,都不是随随便便的开销。
文/贝贝豆育儿课堂(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分享)众所周知,0~7岁是人类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这时候的大脑往往能够更容易吸收新知识。专家将其称作对宝宝进行早期教育的关键时期。数据显示:婴儿时期注重早期教育的孩子长大后能获得更优秀的适应能力以及四肢
之前一直有宝妈来问我,要不要给孩子报早教班。我个人感觉早教是一个因人而异的东西,需要考虑多方面的需求。 1.早教真的有必要吗? 我一直都认为早教班非必需品。我个人认为,早教是优质的陪伴;和谐的亲子关系;丰富的生活体验,五感刺激。如果
我国目前正在逐渐变强,而教育也与世界接轨。可以看出,近几年来,无论从婴幼儿教育乃至高校,我国都在不断吸取国外的教育精髓,逐渐地改变原本历时千年的传统教育模式。且不说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利弊,就单单从孩子家长的反应中,就可以看出,中国其实是向
原标题:早教加盟如何选品?详解早教投资策略 随着后疫情时代的防疫常态化,早教行业也按下了重启键,许多人也开始了投资试水,其中不乏看中了早教行业的市场投资人。早教行业作为疫情后复学最晚的行业,在疫情中表现出了极大的韧性。表面上看,早教市场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