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3 03:29:48 | 浏览:457
最近有一位妈妈很沮丧地对我说,她带8个月大的宝宝上早教中心,在短暂地上厕所并快速返回的瞬间,她听见一位年轻的老师逗宝宝:“你妈妈走了!”后来,听说那老师只有普通中专水平,没有教育背景,负责色彩刺激方面的早教课程……
经常也有一些妈妈问,让宝宝上早教是否有必要,也有一些爸妈对早教存在很多困惑,例如“早教必须大人陪同参与,在家不是一样吗”;例如也有一些爸妈说“老师让宝宝进行的活动,不就是平时爸妈与孩子互动的事项吗”……
记得有这么一段有趣的故事,据说有人问达尔文,他问,“我的宝宝才3个月大,这么小进行早教是否太早了?”达尔文说:“你已经晚了三个月了”。当然,“早教”,其实不等于“早教班”,一切亲子互动和引导都是早教!
有一项来自密歇根的研究,研究者把一群幼儿任意分成A,B两组,并且进行智商、语言等方面的测试,两组孩子没有太大的区别。接着,A组孩子接受了早期教育相关的项目培训,B组没有。一段时间后,两组孩子再次进行智商和语言方面的测试,结果发现,A组孩子在各个方面都优异于B组孩子,读写能力也表现得更好。
为什么?小朋友早期的成长,就是一个大脑“裁剪”的过程,经常被刺激的大脑会更发达,缺乏刺激的大脑会停滞。很多研究者把孩子们生命初期的几年,视为神经发展的关键时期,孩子们从事的游戏和活动,将决定孩子大脑突触的连结,从而影响他们的身体发育、智力和语言能力的开展,以及社会情绪等方面的学习。
但早教不一定要找老师,父母其实是孩子最佳的早教老师
很多早教班都需要父母陪同,或参与到宝宝的早教活动中,因为在很多早教活动中,陌生人几乎不能取代。这也说明了,父母才是宝宝早教中的关键角色。所以,如果你“有米又有闲”(有钱又有时间),可以寻找专业的早教老师,如果经济不允许却又重视宝宝的成长,完全可以自己来。
从出生后,爸爸妈妈开始陪宝宝做十件事,宝宝未来会更聪明:
1、与宝宝肌肤接触
除了摸摸宝宝的小脸蛋,爸爸和妈妈还可以经常抱着宝宝蹭蹭小脸,亲吻宝宝的小脸颊。另外,抚触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与宝宝肌肤接触的方式。抚触的操作手法也简单,网上有很多视频教程,父母们很容易就学会。每天给宝宝洗澡后,手上涂抹一些润肤油就可以给宝宝进行抚触。抚触不仅能刺激宝宝的淋巴系统,增加宝宝抵抗疾病的能力,还能促进亲子的亲密交流,让宝宝感受到爸爸妈妈的爱护和关怀。
2、给宝宝阅读
有些父母曾经问我几岁才可以给宝宝阅读,其实给宝宝阅读刺激是越早越好的。从胎儿在妈妈子宫中获得听的能力后,他们就已经接受外界的声音刺激了。如果产后妈妈身体康复不错,空闲的时候就可以给宝宝轻声朗读一些书籍,优美的散文和诗歌都是不错的选择。一位名叫Dana Suskind的儿童发展专家经过研究发现,早期的阅读刺激,不仅直接影响孩子未来的词汇丰富程度,还将影响孩子的数学、空间能力和创造力等。
3、给宝宝唱歌
给宝宝换纸尿片时、陪宝宝躺床上无聊时、给宝宝喂食时……妈妈都可以给宝宝唱歌。美国科学院PNAS杂志有研究发现,妈妈的声音能更强烈、更广泛地刺激宝宝大脑多个脑区的发育。除此之外,歌曲的韵律还能给宝宝带来美感,影响宝宝的气质。童谣、儿歌、经典歌曲、现代歌曲,抑或只是随意哼唱的小旋律,都是宝宝很好的磨耳声音。
4、与宝宝亲子运动
妈妈抱宝宝舞蹈、做体操、做瑜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