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3 03:36:32 | 浏览:289
来源:北京晚报
自“全面二胎”政策实施以来,我国迎来了新一轮婴儿潮,学前教育尤其是0至3岁的婴幼儿早教成为最先受益的行业之一。传统的早教班需要特定场地、特定教具,孩子和家长参与的时间短,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收费也十分昂贵,因此远不能满足大量家庭的需要。随着在线教育的普及,近两年倡导“在家早教”的在线早教市场蓬勃发展起来。它们多数由育儿论坛、母婴电商平台演变而来,以手机APP和微信公众号或小程序的形式存在。不少家长使用后对它们持肯定态度,觉得软件“有用”,确实为孩子带来了高质量的陪伴,但也指出其中一些早教软件存在故弄玄虚诱导付费、配套不完善、用户体验不佳等问题。
游戏创意多 陪玩好帮手
与很多需要在职场打拼的宝爸宝妈一样,斗斗的爸妈平时忙于工作,朝九晚五只能将13个月大的斗斗留给爷爷奶奶照顾。“平时老人在家带孩子,护理、做辅食是把好手,但是要陪玩就不行了。”斗斗妈妈无奈地告诉记者,随着小宝宝白天睡眠时间缩短,每天“耗电”不足成为让爷爷奶奶最头疼的事情。“天气好的时候还可以在小区公园里遛娃,遇到天气不好、整天呆在家的时候,老人就不知道该跟他玩什么了。每次斗斗烦躁得大叫,爷爷奶奶只能拿零食哄。”斗斗妈妈坦言:“其实我和孩子他爸都不是特别有创意的人,在陪玩方面也不擅长。很长时间,斗斗除了吃奶,最开心的事情就是跟我玩藏猫猫和被他爸举高高。”
一次刷手机时,斗斗妈在一个育儿群里看到别人分享的一系列适合一岁孩子在家玩的游戏,很受启发。“我也知道斗斗这个月龄应该做爬行训练和手指抓捏训练,但如果没有特别吸引他的东西,他既懒得爬也不爱捏。小步的游戏给我大启发。原来厨房里的蔬菜水果都可以当做玩具逗引他爬,他追着大彩椒爬得可欢了。还有纸箱子山洞、消失的乒乓球、毯子秋千、抽纸游戏等,斗斗都很喜欢,爷爷奶奶看孩子也轻松不少。”
斗斗妈提到的小步在家早教是一款以亲子游戏见长的在线早教软件。它提供好几千个适合不同月龄宝宝的小游戏,教学视频也是真实的家长和孩子玩游戏的情景,使用的道具多为家中日常生活物品。它的宗旨是通过游戏提高0至3岁宝宝大运动、精细运动、认知等方面的能力。“据别的妈妈说,游戏馆里的游戏原来全免费,但现在每天只推送三个免费游戏,其他游戏都放进收费的核心课了。”斗斗妈妈说,“不过每天三个游戏也够了,其他的光听游戏名字也大概能猜到怎么玩。”
适龄教具每月寄到家
为人父母的都有这种体会——小宝宝生长发育很快,肢体和认知水平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上个月还玩得津津有味的玩具,这个月就不那么感兴趣了。在宝宝的每个不同阶段给他购买恰当的玩具,其实是件相当繁琐的事。
为了节省部分精力,聪明的苗苗妈妈通过在线育儿APP年糕妈妈订购了“早教盒子”。早教盒子分为线上视频课和线下早教教具寄送两部分。一年144节视频课+一个装有通用教具的基础盒子+每月寄送匹配宝宝月龄的盒子,总共售价1998元。盒子中的早教教具有100多种,比如小摇铃、沙锤、手鼓、小扬琴、各种质感的小球、颜料、防水反穿衣等。用户还可以在APP内查看电子教具清单,核对每种教具到底是什么。
“每月收到教具的日子,其实就是在提醒我苗苗已经发育到新阶段了,在吃穿玩方面都要对她重新规划了。”苗苗妈妈介绍,年糕妈妈早教盒子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一人购买,全家人的手机都能同步看。“账号可以同时绑定三部手机,我来不及看视频的时候,苗苗的姥姥和爸爸也可以用他们的手机看。”
不过,苗苗妈妈也表示,有时候在线视频课程与教具并不能与苗苗的发育阶段完全匹配。“有一次寄来一些很小的球,其实是给20个月大的宝宝玩的。苗苗才15个月,抓起小球就放嘴里啃,吓得我赶紧收起来了。”
行业风口已来临
首都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发展心理研究所思维教育专家、优贝乐创始人谢金澜指出:“传统早教市场一方面同质化严重,另一方面课程很难实现标准化,依赖于教师的个人水平和用户体验感受很难进行互联网化,因此大量家庭的早教需求远远没有挖掘出来。而在线教育经过近两年的市场培育已达到爆发条件,其中在线素质教育基于一个相对更大的市场正在快速改变传统教育的模式。”
除了技术和市场的成熟,线上早教行业也有政策红利傍身。这主要是因为线上课外培训机构办学未对办学许可证有硬性规定。在线早教机构的设立只需要互联网经营许可证,不需要办学许可证。因此,在监管政策层面,线上早教都得到了一定支持。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中国早幼教服务市场的规模2018年为6271亿元,预计2020年将达到8146亿元。
资本也嗅到了政策与市场的利好气息,早已在在线早教领域有所行动。据不完全统计,2018上半年,早幼教领域的投融资频次达25场,投资方不乏阿里巴巴、真格教育基金、顺为资本、好未来、新东方等巨头和知名教育机构。值得注意的是,25家中有22家以在线早教为主要业务,产品涉及家校互动平台、母婴论坛、英语启蒙、在线阅读、智能玩具等多种类型。根据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发布的《2018中国在线教育行业白皮书》,在众多在线教育领域中,儿童早教行业是最受资本青睐的。报告分析,从融资企业类型来看,在2018年中,儿童早教类型企业获投数量最高,占比达23.3%。
问题1
需要家长投入大量精力
拿着手机做早教确实可以帮助家长随时随地高质量地陪伴宝宝,颠覆了人们“去了早教班才算做早教”的认识,但却绕不开一个核心问题——需要家长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
尽管下载了线上早教软件,斗斗妈和苗苗妈还是都给孩子报名了上万元的线下早教班。“去了就可以把孩子交给老师,或者老师让干什么我们就干什么,不用太操心。”根据斗斗妈的体会,线上早教需要自己先学一遍,把原理和方法都搞清楚了再带领宝宝玩,有些教具还需要自己准备。“我家的情况是,我要首先学会,再教给爷爷奶奶。但是我讲的肯定没有老师讲得好,有时我讲完了爷爷奶奶并不理解,或者根本就不认可,或者在执行的过程中因为忽略了一个细节而达不到目的。线下早教班就不一样了,老师讲得一套一套的,谁带孩子去都一样,只要按照老师的指令做就好了,无论是我还是老人都可以达成一致。”
“学不过来”是斗斗妈和苗苗妈的一致体会。“一年144节课,我也就最开始几个月每节都看,后来就犯懒了,因为实在太多看不过来。”苗苗妈如是说。斗斗妈妈的感受是有些早教APP过于专业,理论体系太复杂,有些简单的事情讲得太高深,反而让人失去尝试的勇气。
问题2
用户体验有待提高
尽管线上早教课程的收费只有线下早教班价格的五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但一年两千元左右的套餐费用与其他知识付费类软件相比,还是略贵的。也有支持单次课程购买的软件,比如宝宝树。但是,其在线课程标价均为29.9元、39元等奇数,而用户每次充值金额只能是18元、30元、50元、118元等偶数,所以总会有一定浪费的资金。
此外,在线早教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家长的心理期许有一定差距。让苗苗妈犯懒的另一个原因是,课程视频中本应出境的真人婴儿,许多都被毛绒玩具或人偶娃娃代替了。老师拿着娃娃做演示,没有真人婴儿配合,不能看到婴儿对教学的真实反映。苗苗就对一些视频中演示的游戏方法完全不感兴趣。
最后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听课入口不清晰。很多在线早教软件脱胎于母婴电商、育儿社群、微信矩阵等,平台上有大量备孕、分娩、婴儿护理、两性情感、辅食制作的内容。各平台普遍将母婴商城入口放在十分醒目的位置,而专门的早教频道只在很不显眼的位置。一些妈妈反映购课后点半天找不到听课入口,用户体验很不好。
综合以上种种问题,家长普遍认为,线上早教软件目前还代替不了线下早教班。特别是线下早教班的空间场景优势是一般家庭无法复制的,它为孩子搭建起丰富的开放式情景,对孩子的大脑构成全方位的刺激,而这正是处于单调家庭环境中的小宝宝所缺乏的。
本报记者 张品秋
曾经看过这么一句话:“孩子们该玩,却在拼命地学习;青年人该学习,却在拼命地游戏; 中年人该顾惜身体,却在拼命赚钱;老年人该颐养天年,却开始拼命地锻炼身体。”我觉得的确是这样,很多人从小到大,都把日子过错了,过反了,这不仅是这类人的悲哀,更是
前些天我在朋友圈里发,说因自家姑娘动手能力强,导致上课老师总是要求我们升一级。随后很多朋友都私下问,孩子到底该不该上早教班,什么时候上早教班合适,什么样的早教机构比较好?毕竟早教班一年动辄一两万的费用,对很多家庭来说,都不是随随便便的开销。
文/贝贝豆育儿课堂(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分享)众所周知,0~7岁是人类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这时候的大脑往往能够更容易吸收新知识。专家将其称作对宝宝进行早期教育的关键时期。数据显示:婴儿时期注重早期教育的孩子长大后能获得更优秀的适应能力以及四肢
“早教”这个词已经不陌生了,只是有些家长会有些误解和担心。记得有一次杨幂上金星的节目,说:“孩子6个月就上学了,是上早教”金星就一脸担心:太早了点吧?我其实很理解金星的不解,觉得这么小,就要去“上课”,小孩子太可怜了。这或许是我们小时候被老
“你们家孩子上早教课吗?”“早教有用吗?“我是不是该给我家宝宝报个早教班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孩子教育的重视,越来越多的爸爸妈妈都希望给自己的宝宝最好的养育和教育,但在很多父母的眼里,一提起“早教”这个词,会马上联想到“早教机构”
执笔:张大猫编辑:张大猫定稿:欧阳比文在孩子出生之前,我们当父母的都会想着只要娃健康,生活的快乐就好,其余随缘就行,也不一定非得让他成为“学霸”,非得学业有成。不过,随着孩子出生渐渐长大后,你会发现,周围的小朋友都去上了早教班,然后效果似乎
文|福林妈咪要不要上早教班?动则一两万的那种?有的父母选择带孩子去上,也有一些父母觉得让孩子上早教班的家长就是无形拉高“起跑线”,有钱没地儿花。他们信奉的是:“咱们那时候也没上过啊,不也好好的长这么大吗?完全没必要。”上早教班的目的是为了让
宝宝出生后的第一年,是宝妈最忙乱的一年,初为人母的不适应,宝宝到来后生活规律的打乱,以及面对一个嗷嗷待哺婴儿的不知所措,都能把人折磨得疲惫不堪,精神憔悴。在我们紧张、忙乱地生活中,我们的宝宝每天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大
给孩子做早教的时候,很多家长都会有这样的苦恼——价格动辄上万起,花钱如流水;花了时间和精力,总没啥效果;线下早教班鱼龙混杂,不知道怎么选。……难道就没有靠谱、亲民、效果显著的早教方法吗?当然有!丁香妈妈推荐被称为超美的中文童谣——《声律启蒙
随着早期教育在中国的不断普及,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家长熟知。很多家长通过网络或口口相传,都知道0-6岁的孩子,正是处于大脑黄金发育时期,0-2岁、3-5岁这两个重要阶段,是孩子的关键期和敏感期。不少家长都期望于早教能让孩子在同
早教有多早?都要教点啥?要说家长最担心和关心的是很忙?恐怕除了宝宝健康以外,就是宝宝教育和性格养成了。但是很多新手家长,说到早教都是一知半解,不知道从何教起,又要教点什么。今天嘟妈整理了简单易操作的1岁以内宝宝的早教攻略!新生儿| 早教重点
我一直坚信,每个孩子的天赋都不该被辜负。而要实现这一点,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一定要看见孩子,真正了解孩子,懂得如何引导孩子身心健康的快乐成长。因材施教,说起来容易,但实现起来其实很难。不然的话,我们也不需要担心标准化的学校体制教学不足
往前追溯10年,早期教育还是属于城市高端消费的代名词。现如今,早期教育正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很多家庭的共识。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仍有部分家长对早期教育持怀疑态度。致力于将早期教育带到中国万千家庭的小步在家早教,将用一堂别开生面的普及课为我们深
现在,父母为了能够使自家的孩子成为牛娃或者说不输在起跑线上,对孩子教育方式可谓是五花八门。早教机构、运动小场馆、艺术、戏剧、书法、美术,孩子整体游走在各种培训班中,可这种单方面“焦虑式”的教育对孩子真的好吗?就拿早教来说,近几年,“四岁神童
#生活福利社第17期#前几天,一位妈妈在育儿群里发了两段视频,一段是3岁多的宝宝一边玩玩具,一边哼唱着儿歌,另一段则是宝宝背诵古诗,虽然吐字还不是很清晰,但是已是有模有样。大家纷纷点赞,让这位妈妈传授经验,宝妈说“其实也没有太特别,只是每天